中国期刊网-投稿、查重、发表有保障。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论文 > 教育论文 >

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20 08:55:09

  摘    要:近年来,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不仅是高校所面临的愈发普遍而紧迫的难题,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保障和提升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发挥其多学科背景优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分析了学生跨专业报考工程类研究生的原因和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保障和提升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Reform of Cultivation on Inter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s in Engineering Majors


  Xia Dongsheng Sun Xiannian Yu Yan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2022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分别达到341万、377万和457万,报考人数逐年攀升,特别是2022年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21.2%。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的逐年攀升,跨专业报考工程类研究生现象十分普遍。在船舶、车辆工程和机械等一些热门工程类专业此类现象愈发严重。此外,由于研究生调剂,跨专业现象在一些冷门专业和各高校的非优势专业也十分普遍。近年来,在众多前沿科学领域内所探索的工程问题多属于多学科交叉问题。各学科不断交叉与深度融合是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开展跨专业招收工程类研究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由于跨专业研究生往往欠缺完整的本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所以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难度较大,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为达到培养要求,导师需要付出巨大精力,这也严重影响了导师招收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意愿和培养质量。此外,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例如“如何弥补欠缺专业知识”“对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等。如何提升并保障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发挥研究生跨专业优势,是我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个严峻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1,2]。本文首先对跨专业报考工程类研究生现象愈发普遍的原因以及在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索一套面向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其成果为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跨专业报考工程类研究生现象愈发普遍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跨专业报考工程类研究生现象愈发普遍,分析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学生出于对某一专业(非本专业)的兴趣或者考虑就业前景,希望通过跨专业攻读研究生来改变专业方向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二是由于未被目标学校录取,部分考生通过调剂选择到非目标院校的相近专业攻读研究生。三是对于新兴交叉工程类学科,没有单一对应的本科专业,需要招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


  二、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十年来,国内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所遇到的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因此其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需要完善补充或全面构建。跨专业研究生入学后,一方面需要尽快弥补所欠缺的本科生层面的主要专业基础理论,另一方面需要学习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两方面的学习需求相互叠加,会给跨专业研究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也易使他们产生焦虑。


  2.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由于没有经过本专业多年的知识浸透,对本专业的认知表面化,欠缺对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深入理解。此外,他们对本学科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思想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跨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个人学业发展和就业发展规划,在整个研究生阶段往往一直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3.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往往欠缺本专业的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实验研究,本专业的研究生适应更快。但是跨专业研究生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打破原专业的思维模式,转变并适应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4.传统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主要面向本专业的学生,没有充分考虑跨专业研究生所具有的不同专业背景和特殊的学业发展规律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所带来的新需求、新问题。部分高校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方面缺少个性化、差异化和人性化,较难满足和适应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5.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对跨专业研究生的考虑。专业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也较少以“跨专业研究生”为中心来展开。这些都使跨专业学生较难跟上课程的教学进度并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6.部分高校由于受到师资单一和实验设备条件的限制,较难满足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内的培养需求。部分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无法在交叉学科领域内得到导师充分有效的指导。


  三、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


  (一)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


  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往往是针对已具备较完整专业知识体系的本科生制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跨专业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及其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并且提升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全方面来创新,针对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制定差异化和人性化的培养方案。


  导师组应根据跨专业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生自身的科研兴趣和特长,制定适合学生学业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模式。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的跨专业研究生,导师组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研究兴趣来制定论文选题,选题可不受学生本科专业的束缚,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而对于本专业知识基础薄弱且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差的跨专业学生,导师组应结合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选择与学生本科专业研究方向相交叉的领域为选题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同时也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导师组应根据跨专业学生的原专业和本专业的差异性、研究方向以及学生现阶段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制定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增设所需的跨学科课程,开通与其他学科(专业)选修课的互选和学分互认。


  (二)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导师组制”培养模式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因此,一般情况下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常采用“双导师制”,即学校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者研究员担任校外第二导师,共同指导硕士研究生[3]。在创新实践环节过程中,校外第二导师发挥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在“双导师制”基础上,面向跨专业研究生应尝试建立“导师组制”。导师组由多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针对学生的原专业和选题方向,为跨专业研究生选定两名或两名以上校内导师组成校内导师组,其中一名导师作为主导师。各个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有所不同,甚至研究所属学科也可不同,但彼此研究领域有所交叉。校内导师组为跨专业研究生筛选具有多学科的学术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企业或事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研究员作为校外联合导师,来共同培养跨专业研究生[4]。校内导师组应邀请校外导师不定期作学术报告和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此外,校内导师组带领学生去校外导师所在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去实习或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导师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组会,全程跟踪和考核跨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成果,探讨近期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近期工作的评价共识,并对下一步的培养工作给出具体计划或指导性建议。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导师组制”培养模式为跨专业研究生提供多学科、全面的知识学习和研究指导。


  (三)采用小班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


  由于跨专业研究生不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部分跨专业学生较难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因此,在跨专业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可考虑以小班授课方式单独为跨专业学生授课,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灵活调整授课进度。


  教师针对跨专业学生,可调整授课内容,适当删减不必要的晦涩难懂的偏僻知识,精讲、详讲基本理论知识。同时,由于小班授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能够动态调整授课进度,实现较好的教学质量。


  在小班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均是跨专业,不存在跨专业学生面对非跨专业同学所产生的压力和自卑感,学生彼此关系会更融洽,更易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跨专业研究生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他们在讨论问题时,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发生思想碰撞和互相启迪,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愿组队,可以组成两人的学习搭档或者多人的学习小团队。队内学生彼此帮助和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班授课形成的良好学习氛围对跨专业学生的学习可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四)采用“教师—学生”双主体教学模式


  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强化教师的“知识传授”角色,与此同时转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将其上升到与授课教师同一重要地位。整个教学活动应围绕授课主体“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双中心同时展开。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鼓励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翻转课堂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应提供充分支持,并对其学习成效给予及时反馈。教师还应更加关注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接受领悟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动态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五)利用慕课等线上教育资源自主学习


  近年来,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深度融合,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等在线教育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由于MOOC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突破时空限制以及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优势[5],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大量的社会学习者。此外,国际、国内顶尖高校提供的MOOC课程以及我国教育部打造的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均为学习者提我国教育部打造的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均为学习者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对于跨专业学生需学习的跨学科课程或需补充的专业基础理论,特别是本校无法提供的选修课程,导师组可引导学生选择优质的线上MOOC等教育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此外,学生还应利用慕课课程所包含的学习检测系统和交流平台进行学习测评、学习反馈、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一系列的线上活动[5]。同时,导师可进行线下辅导或监督,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利用优质慕课等线上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为跨专业研究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六)创新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评价通常是以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位要求为主要评定标准,以中期分流、毕业考核等形式对研究生的培养进程进行跟踪和监控[6]。这种评价体系较难反映跨专业研究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真实水平。


  针对跨专业研究生,笔者建议应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基于“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多元化的跨专业研究生考核方式,对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科技素质、实践能力、文化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评。评价方式应具有全过程评价、持续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等特征。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建议具体可参照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等主流工程专业认证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7,8]。ABET要求专业具有全面的学生综合学习成果达成情况的评价机制,以期专业质量能够保持持续改进。ABET明确指出,专业不仅应定期对学生各项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进行记录和评价,还应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评价。


  四、结语


  近年来,各高校所面临的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顺应学科融合的需求、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能力培养的规律。跨专业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是系统、全面、整体性的变革。它应包含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体系等一切与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一方面,这需要高校研究生院管理层和研究生导师勇于冲破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并不断创新与探索实践;另一方面,跨专业研究生应调整好心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主动去面对跨专业读研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应不畏惧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冲破专业壁垒。总之,跨专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探索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以提升培养质量和应用实践能力为核心,遵循复合型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勇于冲破传统的旧理念,全面多领域协同创新,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金辉.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


  [2] 王磊,祝缓,朱敬.基于MOOC学习资源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活动设计[J].教育观察,2018(17).


  [3] 黄林青,邱江婷,秦凌凌,等.关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作用发挥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9(7).


  [4] 徐波,李烨青,周通,等.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探究[J].大学教育,2017(1).


  [5] 夏冬生,孙先念,朱公志.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


  [6] 张建功,杨怡斐,黄丽娟.我国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


  [7] 李霓,布树辉,汤志荔,等.基于ABET理念的工科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1).


  [8] 何倩,刘智英.工程技术类专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